(圖1)位於桃園南崁地區的蘆竹五福宮。因吳姓移民建村在此,居民渴望多福,因吳與五同音「吳厝莊」而得名,在清朝時期名為「五福莊」,國民政府來台後定名為「五福村」,現為五福里。
俗稱南崁元帥廟,創建於清乾隆10年(1745),主祀玄壇元帥,為國定三級古蹟,目前廟貌大致是維持大正13年(1924)的樣式,而大正14年(1925)徐清與廖石城曾在此對場,且葉金萬當時亦參與指導。
(圖1)位於桃園南崁地區的蘆竹五福宮。因吳姓移民建村在此,居民渴望多福,因吳與五同音「吳厝莊」而得名,在清朝時期名為「五福莊」,國民政府來台後定名為「五福村」,現為五福里。
俗稱南崁元帥廟,創建於清乾隆10年(1745),主祀玄壇元帥,為國定三級古蹟,目前廟貌大致是維持大正13年(1924)的樣式,而大正14年(1925)徐清與廖石城曾在此對場,且葉金萬當時亦參與指導。
(圖1)大溪黃氏家廟是由大溪舉人黃稀龍所蓋。而位於三川殿的龍柱,風化情況十分嚴重。
大溪黃氏家廟江夏堂是台灣地區黃氏共有之大祠堂,祠中供奉主神「黃香公」,大正6年(1917)發起興建,竣工於大正13年(1924),共7年時間。
北港朝天宮除了擁有獨特的建築格局外,還存有兩對清朝龍柱。一對在觀音殿立於乾隆40年西元1775年,一對在拜殿刻於咸豐5年前後西元1855年。
(圖1)藏於台南海安宮後殿迴廊的清朝龍柱,其臉鰭平貼柱體,額頭朝前,火球未被龍爪捉住,龍鼻旁有凹線,後二腿上下伸展,龍鬃有中分線,尾端有三尾長分鰭,亦用垂降尾佈置龍身,兩龍皆口閉,但未有紀年款,不過依照其造型特徵應是乾隆晚期的柱例。
台南三郊鎮港海安宮主祀天上聖母,又稱鎮港媽,創建於乾隆元年(1736)[1],曾於清嘉慶3年重修。而台灣在乾隆中期(1756~1775年)所立龍柱,共僅出現2對,中台灣1對,南台灣1對。初期龍柱是龍與柱關係曖昧,造型線條模糊圓鈍,龍頭佈置方法是下巴靠於柱體,龍身時常隱沒於石柱中,而後期則是龍與柱分開,線條清晰,龍爪孔武有力,已經與乾隆晚期作品類似,共同特色則是神龍刻於圓柱上,柱底水波紋處未鼓起。筆者僅發現二對柱例,若以龍頭造型可再細分成二型:
(圖1)旗山天后宮正殿情景。
旗山天后宮位於高雄市旗山老街旁,鄰近旗山溪(又稱楠梓仙溪),當地人稱為「媽祖廟」,於清朝嘉慶22年(1817年)開始興建,並於道光4年(1824年)竣工,現為高雄市定古蹟。擁有兩對清朝年間龍柱,一在三川殿前檐處,一在正殿,由於風格十分接近,所以應是同時聘請同位中國匠師雕刻,並透過海運送至位於高屏溪口的東港,再經河運輾轉來到旗山組建。
景美集應廟始建於清咸豐10年(1860),清同治6年(1867)遷於現址,供奉福建泉州安溪人保護神,保儀尊王張巡和保儀大夫許遠,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是大正13年(1924)重修的,屬於國定三級古蹟。
(圖1)景美集應廟曾於大正13年重修過。
(圖1)士林惠濟宮外貌。
為國家三級古蹟,位於芝山巖山頂上,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主祀開漳聖王、觀音佛祖及文昌帝君,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曾於大正6年(1917)改建重修,後因經費不足停擺,直到大正12年(1923)11月才完全竣工。
(圖1)關渡宮是北台灣香火極為興盛的廟宇,也是屬一屬二的老廟,只是在不斷改建的過程中,讓它與古蹟的定義越離越遠。不過在乾隆48年(1783)時,關渡宮即有可能已是三殿式建築,而右廂房龍柱是立於三川殿前檐處,左廂房是正殿,古佛洞龍柱則是立於後殿。
(圖1)福興宮是由福建人所興建,卻有粵派龍柱出現,代表同治年間台灣中部閩粵族群之間的關係已經十分融洽。
福興宮俗稱舊街媽祖廟,後稱「福興宮」,取其由閩族合建,福祉興盛之意,奉祀主神是天上聖母,創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又於乾隆35年(1770)遷建。
(圖1)左上是三川殿後檐的右龍,右上左龍;左下是正殿的右龍,右下則是左龍。從這張比較圖我們就能發現位於三川殿的左龍造型與其他的有所不同。
武聖廟始建於乾隆25年(1760),奉祀漢壽亭侯關羽,是北臺最早的關帝廟,與慈祐宮、廣福宮並稱為新莊三大廟。
雕刻龍柱的匠師是依照文獻來創造龍的形象,還是依據父執輩或是老師父的指點,進行施作?顯而易見的應該是後者而非前者。因為文字只能提供粗略而極為模糊的形象,且又無法交代每個造型的關聯性與脈絡性。舉例來說,龍鬚到底應該是長在鼻孔下方還是眼睛下方,這是文獻難以清楚交代的部分,所以匠師在學徒時期,還是比較依賴口述經驗及親自示範的學習,或是經常到廟裡看前輩雕鑿的龍柱,如此的耳濡目染,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學得雕刻龍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