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海安宮1.jpg

(圖1)藏於台南海安宮後殿迴廊的清朝龍柱,其臉鰭平貼柱體,額頭朝前,火球未被龍爪捉住,龍鼻旁有凹線,後二腿上下伸展,龍鬃有中分線,尾端有三尾長分鰭,亦用垂降尾佈置龍身,兩龍皆口閉,但未有紀年款,不過依照其造型特徵應是乾隆晚期的柱例。

台南三郊鎮港海安宮主祀天上聖母,又稱鎮港媽,創建於乾隆元年(1736)[1],曾於清嘉慶3年重修。而台灣在乾隆中期(1756~1775年)所立龍柱,共僅出現2對,中台灣1對,南台灣1對。初期龍柱是龍與柱關係曖昧,造型線條模糊圓鈍,龍頭佈置方法是下巴靠於柱體,龍身時常隱沒於石柱中,而後期則是龍與柱分開,線條清晰,龍爪孔武有力,已經與乾隆晚期作品類似,共同特色則是神龍刻於圓柱上,柱底水波紋處未鼓起。筆者僅發現二對柱例,若以龍頭造型可再細分成二型:

一是台南開基天后宮三川殿型,類似柱例尚有台南海安宮後殿,且應屬於同派作品。

二是北港朝天宮觀世音菩薩殿型,僅此一例。

台南海安宮5.jpg

(圖2)這對龍柱之所以難以斷代是因為其風格並非典型乾隆晚期較為常見的做法。

筆者將此台南開基天后宮龍柱定為乾隆中期的理由,一是興修紀錄,二是經濟條件,三是造型風格。

台南海安宮

(圖3)台南三郊鎮港海安宮。

在興修紀錄方面,台南開基天后宮創建於明永歷16年(1662),曾於清乾隆30年(1765)修建[1],如果其龍柱立於此年,則相隔103年仍未過久,因為從許多資料可知清朝與日治時期廟宇若要立上龍柱,多數並非是一蹴可及。

首先必須克服資金的問題,另亦須通過廟方管委會委員的同意,而且通常是配合大修時,一並更換,所以台南開基天后宮最有可能立龍柱的時間是乾隆30年。而海安宮的則較難以確立,因為其創建年代一說是乾隆元年(1736)[2],一說是乾隆53年(1788)[3]。因此還必須透過造型風格的探討才能確立。

台南海安宮3.jpg

台南海安宮

(圖4)火球未被龍爪抓住,此點在乾隆晚期較為常見,而後僅見於旗山天后宮道光4年的龍柱上,所以這對龍柱出現的時間也不太可能晚於道光年間。

雍正到乾隆中期是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而笨港、新莊都是當時重要的商港,所以就經濟實力來論,乾隆晚期突然出現立柱風潮,絕非是單純的現象,而是這些地區的整體經濟條件已相當厚實和各地移民所建廟宇彼此之間的競爭有關,也才能讓民眾對於廟宇興修所需資金的贊助,產生興趣,因此無論是開基天后宮還是海安宮立柱時間都不可能過早。

台南海安宮4.jpg

台南海安宮6.jpg

台南海安宮

(圖5)造型上最大特點也是全台唯一的做法,即是其臉鰭完全平貼柱體,不見下巴。而會採取這樣的方式表現,應該脫離不開需要方便放在船底搬運的考量。

在造型風格上,雖然這兩對龍柱並非典型乾隆晚期風格,但仍保有類似的作風,例如火球未被龍爪抓住、垂降尾、龍鬃佈置等特徵,都可在乾隆晚期龍柱上見到,只有龍頭下顎緊貼柱體的表現方式較為特殊[4],所以此兩對龍柱並未與乾隆晚期的作品產生太大的差異性,尤其是海安宮的甚至更接近於乾隆晚期的風格。不過由於海安宮的龍柱整體風格仍較接近於開基天后宮,因此筆者認為開基天后宮的年代最為久遠,而海安宮則可能是模仿開基天后宮的龍柱表現形式,並接近於乾隆晚期的作品[5]

台南海安宮

台南海安宮2.jpg

(圖6)左為開基天后宮,右為海安宮。雖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明顯海安宮的做法較為成熟,不像是摸索的初期階段。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頁311。

[2] 《http://www.taconet.com.tw/hianku/》97/09/28。

[3]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頁312。

[4]  類似的做法僅在台南天壇後殿的咸豐龍柱上可以見到。

[5]  當然這兩對龍柱亦有可能是乾隆晚期的作品,只是因為派別或地域風格的因素而造成與其他地區龍柱風格差異較大,只是這種可能性較低。不過要完全排除此種可能性,也許就必須遠赴中國泉州或潮州等地才能確立。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梁家婦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