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水仙宮

(圖1)新港水仙宮正殿龍柱全貌比較圖。龍身繞柱兩次是清朝乾隆晚期比較常見的特點且柱底平順未鼓起。此外清朝與日治時期龍柱幾乎是降龍天下,也就是頭下尾上的方式佈置龍身,而少有昇龍。又為何前人比較偏好降龍形式?大概是龍飛走了,神明該由誰保護,或是可以象徵神力無邊,伏魔降龍,或是遠遠看,柱體比較穩重,不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

笨港水仙宮

笨港水仙宮

笨港水仙宮

(圖2)建築為三進四殿兩護龍的格局,四殿各為三川殿、拜殿、正殿及後殿,而位在水仙宮旁的是近年重建的笨港天后宮,由於就位於北港溪旁,與北港朝天宮和新港奉天宮位於熱鬧的市區內,而有截然不同的環境氛圍。其實當初水仙宮並不是刻意選在這麼偏僻的河川地興建,而是由於笨港溪數度改道,才把廟宇擠到這麼一個尷尬的位置來,原本緊鄰的街居也因為水災的緣故,而逐漸消失遷離。

笨港水仙宮

笨港水仙宮

笨港是由笨港溪(今之北港溪)南北兩岸同時發展出來之城市,對外通稱笨港,本身卻再分成南北二港,是清代乾隆以前,臺灣中南部的重要貿易港口。因為與大陸間的海上貿易活動頻繁,當地百姓除信奉媽祖之外,也奉祀水仙尊王—帝禹於新港水仙宮。

嘉義新港水仙宮

(圖3)正殿龍柱內側比較圖。

乾隆4年創建的水仙宮,原址位於九莊笨港街上,直至乾隆45年(1780),才由貢生林開周倡議募資重建,正殿的龍柱也是他捐贈的。嘉慶8年(1803),笨港溪氾濫,河床改道,沖毀原有市區,水仙宮遭到水難。嘉慶19年(1814),水仙宮重建於今日南港村現址上,其中部份構件仍沿用乾隆年間原物。

新港水仙宮

(圖4)龍頭造型比較圖。左圖是新莊慈祐宮,中圖是水仙宮,而右圖是鹿港龍山寺。

筆者第一次拜訪水仙宮的時間是晚間,而水仙宮有一對清朝乾隆時期的龍柱,最大特徵是有乾隆年間的題款,紀年款是「乾隆庚子年吉旦」,捐贈款是「貢生林開周喜助」,是對黑龍柱,所以是乾隆時期興修的遺物,且以柱體高度來看,原本即是屬於置於正殿的龍柱。雲紋多數是以平行的淺浮雕或線條表現,火球的位置距離也不相同,公龍的鬃毛有三條,母龍則有五條,下巴沒有龍髯只有短鰭,兩龍的頭部造型略微不同,且傾斜的角度也是不同,又公柱幾乎不見波浪紋,且前腳是站在雲端上,母柱下的波浪紋只是略微出現,母龍也是站在雲端上。不過視覺上還是公龍站在高處。柱體是上下略窄中間略寬的柱形,後腳是向上向下展開,並抓住雲朵。屬於寬舌,龍頭下巴沒有三條龍髯,而是臉鰭,角亦有圓點。

新港水仙宮

(圖5)龍爪未抓住火球,這是乾隆年間龍柱造型特色之一。

新港水仙宮

(圖6)由於必須透過船隻運送來台灣,龍身與柱體緊密結合,就能減少撞損。

新港水仙宮

新港水仙宮


檢視較大的地圖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延伸閱讀:

全台最難斷代的清朝龍柱【台南海安宮】龍柱介紹

後龍慈雲有神龍,砂岩雕刻訴當年【苗栗後龍慈雲宮】龍柱介紹

大正年間三位龍柱匠師同場較競【龜山壽山巖觀音寺】龍柱介紹

花崗岩所雕刻的清朝龍柱【旗山天后宮】龍柱介紹

淡水河畔拜媽祖,嘉慶元年立龍柱【淡水福佑宮】龍柱介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梁家婦女 的頭像
    梁家婦女

    跟著藝術家來放風

    梁家婦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