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天后宮

(圖1)廟埕情況。位於三川殿前檐的雙龍盤柱是張木成與蔡旺所刻。

臺南祀典大天后宮,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之府邸,臺灣入清版圖後始改建為天后宮。大天后宮主祀媽祖,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王府改建為大天妃宮後,康熙59年(1720),大天妃宮進一步改稱為大天后宮,其後並陸續有所增建及整修。

台南大天后宮

(圖2)拜殿左龍柱側面特寫。

台南大天后宮

(圖3)拜殿右龍柱內側照。

台南大天后宮

台南大天后宮

(圖4)上二圖是後腿龍爪特寫及細部示意圖。圖中的灰點與灰線是腿部突起的地方,也就是骨骼與關節的位置,所以匠師對降龍的骨架也有自己的詮釋方法。至於圖中標明腿鳍的地方,是被改成三根細刺的造型。

共有三對龍柱,三川殿是民國49年(1960)所立,拜殿是用白石所刻,雖然沒有紀年款,但應該是完成於道光10年(1830)左右的作品。因為這對龍柱具有詳實刻畫細節的嘉慶特色,也有道光年間常見的「垂降尾」和略帶圓潤的造型特點。正殿是用黑石所刻,正殿尾部末端有轉折的表現,但就風格來論,還是屬於道光年間的風格,而台南市天壇的咸豐龍柱則是龍頭造型上頗與其相似。

台南大天后宮

(圖5)台南大天后宮拜殿龍柱龍爪特寫圖。以三爪抓火球。中國元朝以後規定「五爪金龍」只有天帝與皇帝可用,民間只能用4、3爪的「蟒」。所以如果嚴格說來,這些龍柱都只是「蟒柱」。

大天后宮拜殿與正殿的龍柱最大的特徵就是龍爪是三爪而非四爪,在清朝龍柱的例子裡,出現三爪的龍,僅在台南開基天后宮、台南普濟殿、屏東慈鳳宮、台南大天后宮、屏東內埔六堆天后宮和台南天壇等共11對的龍柱出現過,其他地方的廟宇龍柱則尚未見到,可知此種特點僅流行於南台灣清朝廟宇中。

台南大天后宮

(圖6)正殿左龍其中一個後腿也是縮在腹下。

台南大天后宮

(圖7)正殿右龍的龍爪,抓住火球的特寫。與拜殿相同,是用三爪抓住火球,而且火焰是向上竄燒。

台南大天后宮

(圖8)柱前全貌比較圖。

台南大天后宮

(圖9)正殿龍頭特寫。


檢視較大的地圖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延伸閱讀:

後龍慈雲有神龍 砂岩雕刻訴當年 苗栗後龍慈雲宮龍柱介紹

神龍柱後藏仙鶴 乾坤交泰展英姿 鹿港龍山寺龍柱介紹

青斗石上鑿龍柱 罕見造型實特殊 淡水鄞山寺龍柱介紹

乾坤交泰在道光 有鶴有鯉真特別 屏東內埔六堆天后宮龍柱介紹

神龍垂降從天來 蝙蝠圍繞護聖母 宜蘭市昭應宮龍柱介紹

隔海遠運受限制 龍藏柱體保安康 彰化聖王廟龍柱介紹

龍分長幼難得見 潮州雙龍有跡尋 大同保安宮龍柱介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梁家婦女 的頭像
    梁家婦女

    跟著藝術家來放風

    梁家婦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