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福興宮是由福建人所興建,卻有粵派龍柱出現,代表同治年間台灣中部閩粵族群之間的關係已經十分融洽。
福興宮俗稱舊街媽祖廟,後稱「福興宮」,取其由閩族合建,福祉興盛之意,奉祀主神是天上聖母,創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又於乾隆35年(1770)遷建。
(圖2)柱頂紀年款特寫圖。
有一對清朝龍柱立於正殿處,用砂岩雕成。左柱雙童所舉書卷處刻有「同治八年孟秋立、業戶、蕭源盛、廖濟州、貢元、廖仕職、(廖)時亯、職員、廖心材、舖戶、翁□成、重修敬謝」,右柱「同治已巳吉旦、許捷發、益勝號、舖戶、蔡龍成、(蔡)龍泉、和發號、江萬春、桂月重修仝立」,所以此龍柱是清同治8年(1869)所立。
(圖3)此龍頭造型屬於特例,其亦有類似蝦眼並略微彎曲的龍眼,而此種眼型最早柱例出現在北港朝天宮拜殿咸豐龍柱上。此外龍爪抓住火球的部份,可以察覺其中髯已與火球相連。
(圖4)柱下紋飾特寫。
(圖5)幼龍像,不過其只有三爪。
(圖6)尾鰭特寫圖,亦有三尾長鰭,可惜中間處亦斷裂。
(圖7)柱頂仙人造像特寫圖。
整個柱身紋飾的佈置,十分緊湊,尤其是上端另加的圓柱裝飾紋樣更是少見,以書卷和下掛玉珮的方式呈現,柱後亦有麒和鳳、東王公與西王母及八仙慶壽像。
(圖8)這對擁有同治年款的柱例,在柱後最上端處,左柱有麒,右柱則有鳳,又次下方處左有東王公,右有西王母,最後才是八仙形象的分布,而這種柱例並不多見。
從匠師使用工法來看,此對龍柱並非遠從中國進口,而是現場施作,因其使用許多鏤空和高浮雕技法,而李乾朗在《台灣廟宇裝飾:精雕細琢》一書中提到:「鹿港和台南是清朝中葉台灣本地匠師的搖籃[1]」,又說:「彰化平原及南投盆地,在清代中葉曾有許多客家村莊,後來漸遭閩南移民同化,這是臺灣地區閩粵同化最普遍之地區,由於雜處與同化之歷史背景,本地區有許多建築同時兼有閩粵之特徵[2]」。由此不難理解為何閩族合建的福興宮,會出現的粵派龍柱,且應是居住在彰化平原一帶的客籍匠師所作。
(圖9)柱上八仙像。
(圖10)柱上仙人像。
(圖11)柱上八仙像。
(圖12)柱後仙人造像特寫。此外也多虧郭老師團隊的協助,特地打燈讓筆者拍照與欣賞,才能有幸一睹柱後的全貌。
此外新莊廣福宮和嘉義水上苦竹寺的乾隆龍柱、苗栗後龍慈雲宮的道光龍柱、台南興濟宮和北埔慈天宮的同治龍柱亦是由粵派匠師所雕,也為往後日治時期本土潮州派匠師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1] 李乾朗,《台灣廟宇裝飾:精雕細琢》(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頁4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