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水上苦竹寺

(圖1)龍頭特寫。此龍柱之重要性即是用砂岩現場雕刻而成,能夠讓我們了解粵東匠師到台灣發展的過程與脈絡。

嘉義水上苦竹寺

(圖2)雖保存環境不盡理想,但尚能減緩砂岩風化的情況。

嘉義水上苦竹寺

(圖3)刻於柱上的捐贈款。此龍柱雕刻時間略晚於新莊廣福宮9年,但仍是乾隆年間極少數現場施作的龍柱作品。說明粵東客家匠師是最早將石雕相關技術引進台灣的族群。

嘉義水上苦竹寺

(圖4)其龍髯僅有中髯,而清朝乾隆晚期龍柱僅有中髯的柱例,尚有新莊慈佑宮正殿和北投關渡宮左廂房等。

嘉義水上苦竹寺

(圖5)此對龍柱龍爪所抓四物為琴、棋、書、畫,而此種附屬造像亦可見於新莊廣福宮三川殿乾隆晚期龍柱(1780)中。

位於嘉義八掌溪北畔,主祀觀音佛祖,若依據乾隆42年(1777)所刻之「重興苦竹寺碑記」的內容,則苦竹寺可能創建於乾隆15年(1750)。

嘉義水上苦竹寺

(圖6)位於嘉義水上鄉柳竹林的苦竹寺。

此對龍柱目前被放置在左側露天迴廊的文物陳列室中,可透過玻璃直接觀看,其旁尚有砂岩所雕石獅一對、葉王手塑狻猊金爐和「重興苦竹寺碑記」石碑。

嘉義水上苦竹寺

(圖7)此文物室存放許多此寺珍貴歷史文物。

左柱柱前刻有「歲次已酉葭月」,右柱是「生員黃錫材謝」等字跡。用砂岩雕成以半龍半柱的方式表現,也就是部分龍身是隱藏在柱體內,且未有鏤空工法,鬃數多,中髯長,柱下水波紋處未鼓起。

嘉義水上苦竹寺

(圖8)乾隆42年(1777)所立的「重興苦竹寺碑記」石碑。

若依照柱體所刻琴棋書畫和柱下水波紋處未鼓起等手法來研判,應是乾隆54年(1789)所立。


檢視較大的地圖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延伸閱讀:

全台最難斷代的清朝龍柱【台南海安宮】龍柱介紹

花崗岩所雕刻的清朝龍柱【旗山天后宮】龍柱介紹

媽祖信仰香火盛,乾隆升龍存廟中【北投關渡宮】龍柱介紹

北台發跡在新莊,首例龍柱為慈祐【新莊慈祐宮】龍柱介紹

【台灣清朝龍柱介紹】廟宇石雕藝術的代表

arrow
arrow

    梁家婦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