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龍柱的匠師是依照文獻來創造龍的形象,還是依據父執輩或是老師父的指點,進行施作?顯而易見的應該是後者而非前者。因為文字只能提供粗略而極為模糊的形象,且又無法交代每個造型的關聯性與脈絡性。舉例來說,龍鬚到底應該是長在鼻孔下方還是眼睛下方,這是文獻難以清楚交代的部分,所以匠師在學徒時期,還是比較依賴口述經驗及親自示範的學習,或是經常到廟裡看前輩雕鑿的龍柱,如此的耳濡目染,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學得雕刻龍柱的方法。

萬華祖師廟

(圖1)台灣龍柱的各細部造型是隨著時代及匠師風格不斷演變的,從中比較便可發現其演變的過程與脈絡。

傳說龍的造型來源,是由九種動物的特徵所組成的,分別為馬臉、蛇身、鹿角、魚鱗、羊鬚、雞爪(或鷹爪)、獅鬃、蝦眼、狗鼻。但是實際上,現存的清朝龍柱造型,雖以上述的這九種特徵作為基礎,但在細節上仍然有所不同,而日治時期整體龍柱造型,亦維持清朝傳統,並未有重大的改變。

日治時期台灣與中國分屬不同政權統治,但從中國來台的匠師卻十分密集,且龍柱多數是現場雕刻,不再遠從中國運來,顯示當時台灣的經濟實力已經十分茁壯,也因此台灣思維的龍柱形象,得以在傳統題材上刻畫下專屬的特色。

八里天后宮與大同保安宮日治龍柱比較

(圖2)單龍盤柱與雙龍盤柱比較圖,左為八里天后宮,右為大同保安宮。

一、龍數

(一)一柱單龍

單龍柱例的龍頭位置從清朝開始即差異不大,雖然出現昇龍與降龍的差別,也有一昇一降的柱例出現,但降龍仍穩居鰲頭。日治時期後也幾乎是降龍的天下,也就是龍頭放置在柱中以下的位置,但是尾部的佈局就比較有所變化,多數是纏繞柱體一次,而龍尾則有繞至柱前、柱內、柱外的,有擺尾2次、也有擺尾3次的差別。至於性別區分的方法,日治時期仍然維持清朝的柱位關係,左公右母,但不用開口閉嘴的形式,只用公龍居於左側,有時口中會含有一顆龍珠,下方有鰲魚嬉戲,而母龍則居於右側,下方有幼龍相隨。此外左右的區分,並不是以觀者的角度,而是以神明面向的方位作劃分的。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二)一柱雙龍

「雙龍盤柱」是將單龍的昇龍與降龍同刻在一根龍柱上,而這種柱例在陳德星堂(1914)、大同保安宮(1918)及台北劍潭古寺(1924),皆有實例,但廣為流行,仍需等到民國六十年以後。此應與該種龍柱造價有關。

在鹿港龍山寺五門殿(1831)、內埔天后宮三川殿(1849)都出現左昇右降的柱例,而這種柱例應可視為雙龍盤柱的前身之作,至於雙龍結合,亦有可能是從神龕木雕龍柱的形式轉化而來。

因為日治時期的龍柱形式並未有太大的改變,只有在柱頭與柱底或是其他題材的搭配上進行更動與琢磨,所以更能顯現雙龍盤柱的誕生,確實具有跨時代的價值。

二、頭型

細節標示-4

細節標示-1

(圖3)清朝與日治時期龍臉細節示意圖。上為大同保安宮,下為龜山觀音寺。

(一)龍頭細部分析

1龍眼

清朝龍柱的龍眼可分為似水滴狀的「牛眼」、直挺外凸的「柱眼」和略彎的「蝦眼」三種。在清朝乾隆嘉慶的龍柱上,牛眼較為常見,但從咸豐年間便開始向外突出,並形成柱眼和蝦眼兩種類型,但以柱眼較受青睞,而到了日治時期則幾乎都是類似蝦眼的龍眼。這種細長且微微向上彎曲的眼型,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遭受破壞,所以有些匠師並未用鏤空方式呈現,而是緊靠鼻樑。此外還有一種較為罕見的「蟹眼」型龍眼,僅見於龜山觀音寺三川殿後檐龍柱上。

大同保安宮

(圖4)大同保安宮三川殿的龍眼屬於牛眼造型。清朝時以牛眼和柱眼最常見,日治時期後蝦眼成為主流。

新莊武聖廟

(圖5)新莊武聖廟的龍眼屬於柱眼造型。

淡水龍山寺

(圖6)淡水龍山寺的龍眼屬於柱眼造型。

龜山觀音寺

(圖7)龜山觀音寺的龍眼屬於蝦眼造型。

龜山觀音寺三川殿後檐

(圖8)龜山觀音寺三川殿後檐龍柱擁有日治時期少見類似蟹眼造型的龍眼。此外筆者發現的最早蝦眼柱例,為朝天宮拜殿者。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至於上色的方式,多數龍眼是未上色,只有潮州一派喜歡塗上黑白對比強烈的色彩。如龜山觀音寺三川殿前檐、湖口三元宮、八德三元宮三川殿前檐等龍柱。

眼簾位置示意圖

(圖9)眼簾位置示意圖。圖例為後龍慈雲宮三川殿後檐。

新竹都城隍廟

蘆竹五福宮三川殿

(圖10)上圖為新竹都城隍廟正殿,下圖為蘆竹五福宮三川殿,可知清朝龍柱尚未有眼簾這樣的細節產生,必須到日治時期才出現。

昭和年間以後,眼簾在整體造型上更顯重要,且有些龍柱的龍鬚是從此處長出,如新莊慈祐宮後殿、新莊地藏庵正殿後檐內二柱、八里開臺天后宮三川殿、關西太和宮三川殿等。

2龍額及龍角

龍的額頭與龍角相連,且通常是由凹凸有序的皺折所組成。清朝額頭造型,可分「圓鼓型」、「長鼓型」和「三角型」等三種。屬於圓鼓型,如大同保安宮三川殿;屬於長鼓型,如北港朝天宮拜殿;屬於三角形,如士林慈諴宮三川殿、正殿和大溪福仁宮左廂房右龍柱。到了日治時期,因派別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喜好,例如潮州辛派偏愛方圓而鼓的圓鼓型,而惠安張火廣派則是長而多折的長鼓型。

大同保安宮三川殿

北港朝天宮拜殿

士林慈諴宮三川殿

八里天后宮三川殿

八里天后宮正殿

(圖11)清朝與日治時期額型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大同保安宮三川殿(1804)、北港朝天宮拜殿(1855)、士林慈諴宮三川殿(1877)、八里天后宮三川殿(1927)、淡水祖師廟正殿(1937)。清朝咸豐年間出現長而多折的額型,柱例為北港朝天宮拜殿龍柱。大正時期區分潮州辛阿救派和泉州張火廣派的作品,最容易分辨的部分,即是額型,因辛阿救作品是方圓而鼓,而張火廣是長而多折。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龍角[1]若依據造型特徵,可分「牛角型」和「鹿角型」兩大類。「牛角型」屬於短而粗,而「鹿角型」則是長而扁。清朝龍角早期多數是牛角型,而後期則是鹿角,日治時期則多屬鹿角。日治時期鹿角型亦可再分成二種類型,一種是有細角分出;一種是未有分出,如松山慈祐宮、士林惠濟宮兩對、大溪黄氏家廟等,不過有些雖有細角,但未十分突出,如湖口三元宮。又清朝咸豐年間以後,龍角逐漸不再被龍鬃遮掩,而是露出完整的額角造型。

大同保安宮三川殿

萬華祖師廟正殿

板橋慈惠宮二樓前對

台中林氏宗廟三川殿後檐

八德三元宮三川殿

三重先嗇宮正殿

新莊慈佑宮後殿

(圖12)清朝與日治時期龍角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大同保安宮三川殿(1804)、萬華祖師廟正殿(1868)、板橋慈惠宮二樓前對(1873)、台中林氏宗廟三川殿後檐(1923)、八德三元宮三川殿(1925)、三重先嗇宮正殿(1926)、新莊慈祐宮後殿(1936)。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3龍耳

大同保安宮三川殿

台南天壇正殿

台中林氏宗廟三川殿後檐

桃園景福宮正殿

(圖13)清朝與日治時期龍耳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大同保安宮三川殿(1804)、台南天壇正殿(1862)、台中林氏宗廟三川殿後檐(1923)、桃園景福宮正殿(1925)。日治時期潮州派早期龍耳較小,後期則逐漸變大。

    清朝龍頭耳朵生長位置可分兩種,一種是長在額角上,如大同保安宮三川殿;另一種長在額角下方,如台南興濟宮。無論清朝還是日治時期,多數龍耳貼平於額角上,但是台南天壇正殿卻是向外突出。清朝龍耳末端多數「尖頭型」,而日治時期則是「圓弧型」。

4龍鼻

淡水鄞山宮正殿

(圖14)淡水鄞山寺正殿(1823)鼻型為圓鼻型。

萬華祖師廟正殿

(圖15)萬華祖師廟正殿(1868)鼻型為尖鼻型。此外同治年間出現鼻樑有三刺的造型,並延續至大正年間。

龜山觀音寺前殿

(圖16)龜山觀音寺三川殿前檐(1915)鼻型為類人鼻型。

關西太和宮三川殿

(圖17)關西太和宮三川殿 (1931)鼻型為多節鼻型。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清朝龍鼻可分「圓鼻」和「尖鼻」兩種,圓鼻多出現在乾隆至道光年間,尖鼻則是同治年間較為常見。日治時期亦可分成兩種,一是「類人鼻」,如龜山觀音寺三川殿前檐、澳底仁和宮、龍潭永福宮、基隆奠濟宮、豐原慈濟宮等,出現年代多集中於大正年間;一是「多節鼻」,如龜山觀音寺三川殿後檐、士林惠濟宮、關西太和宮三川殿、正殿等,大量出現時間為昭和年間。

細節標示-5-1

細節標示-6-1

(圖18)龍嘴細節示意圖。

5龍舌、龍齒及龍嘴

龍舌在清朝可分「寬舌」和「長舌」兩種,清朝多數屬於寬舌,尤其是在咸豐以前。日治時期則偏好細長條狀的舌型,且略為伸出嘴外,清朝龍舌則多數未伸出。

大同保安宮

新莊武聖廟

萬華祖師廟

(圖19)清朝舌型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大同保安宮正殿外二柱(1805)、新莊武聖廟正殿(1865)、萬華祖師廟正殿(1868)。

清朝龍嘴中會出現上門齒、上犬齒及下犬齒等不同齒型,組合上是單純的犬齒較多,但也有混和出現的柱例,例如士林慈諴宮三川殿龍柱是兩顆上門齒配兩顆下犬齒。而日治時期多數柱例只餘下犬齒,不見上門齒,唯一例外出現在萬華龍山寺三川殿後檐,仍然保有上門牙,而兩顆下犬齒是尖銳且外張的齒型。

西螺福興宮正殿

士林慈諴宮三川殿

(圖20)清朝齒型比較。由上至下,分別為西螺福興宮正殿(1869)、士林慈諴宮三川殿(1877)。

清朝龍嘴在乾隆嘉慶時期屬於「方圓型」,咸豐同治後則出現了「八字型」的上嘴唇。日治明治及大正早期的龍嘴,惠安派仍延續同治風格的八字嘴,潮州派則偏好方圓的嘴型,但是到了大正晚期,上嘴唇不斷的向外延伸,形成類似「長尖型」的嘴型,且成為日治時期昭和龍柱的共同特徵之一。而上嘴唇線條有從大正年間較為簡潔滑順,逐漸轉變成昭和時期彎曲轉折較多的趨勢。下嘴唇則是越接近昭和晚期,越是略呈平整的「ㄟ字型」。

湖口三元宮三川殿

蘆竹五福宮三川殿

三重先嗇宮三川殿

萬華青山宮正殿

(圖21)日治時期嘴型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湖口三元宮三川殿(1918)、蘆竹五福宮三川殿(1925)、三重先嗇宮三川殿(1926)、萬華青山宮正殿(1937)。

新莊武聖宮正殿

金山慈護宮正殿

蘆竹五福宮正殿

桃園景福宮正殿

八里天后宮三川殿

關西太和宮正殿

(圖22)清朝與日治時期嘴緣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新莊武聖廟正殿(1865)、金山慈護宮正殿(1873)、蘆竹五福宮正殿(1925)、桃園景福宮正殿(1925)、八里天后宮三川殿(1927)、關西太和宮正殿(1931)。從此圖可以得知日治大正後期嘴緣已經變得極為曲折蜿蜒。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此外清朝龍柱會用開口閉嘴的方式區分神龍的性別,就筆者所知共有12對,且多出現在乾隆晚期至道光年間,尤以道光年間的柱例最多。

彰化聖王廟正殿

彰化聖王廟正殿

(圖23)彰化聖王廟正殿(1807)。

淡水鄞山宮正殿

淡水鄞山宮正殿

(圖24)淡水鄞山寺正殿(1823)。

彰化孔廟大成殿

彰化孔廟大成殿

(圖25)彰化孔廟大成殿(1830)。

宜蘭昭應宮三川殿

宜蘭昭應宮三川殿

(圖26)宜蘭昭應宮三川殿(1834)。

宜蘭昭應宮正殿

宜蘭昭應宮正殿

(圖27)宜蘭昭應宮正殿(1834)。除了水上苦竹寺(1789)、大同保安宮三川殿前檐(1804)、淡水鄞山寺三川殿(1823)、台中萬春宮(1824)、屏東慈鳳宮拜殿(1825)、土庫順天宮後殿(1834)、新港奉天宮正殿(1844)等,採用開口閉口的方式區別神龍性別外,另有以上5對廟宇的清朝龍柱使用。可知這種柱例多出現在道光年間。此外大同保安正殿內二柱龍柱,母龍雖未完全閉口,但是與公龍相較,則開口程度仍小於公龍。

內埔天后宮

(圖28)口含龍珠相關示意圖。

清朝龍柱口含龍珠比例較高,且不分左右,皆會含有一顆龍珠。早期型體較大,以內埔天后宮正殿為例,龍嘴幾乎被龍珠塞滿。日治時期左龍嘴中偶爾會含有龍珠,但柱例數不多。

內埔天后宮三川殿

內埔天后宮正殿

鹿港龍山寺拜亭

萬華祖師廟三川殿

台南興濟宮三川殿

八德三元宮正殿

(圖29)清朝與日治時期龍珠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內埔天后宮三川殿(1849)、正殿(1849)、鹿港龍山寺拜亭(1852)、萬華祖師廟三川殿(1868)、台南興濟宮三川殿(1871)、八德三元宮正殿(1925)。在日治時期龍嘴含有龍珠的比例並不算太高。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6鰭翅

龍的外觀屬於鰭翅的,若依據所處部位,可分成「眉鰭」、「臉鰭」、「腿鰭」、「背鰭」和「尾鰭」。

蘆竹五福宮三川殿

桃園景福宮正殿

台中林氏宗廟三川殿後檐

(圖30)眉鰭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蘆竹五福宮三川殿、桃園景福宮正殿、台中林氏宗廟三川殿後檐。

眉鰭位於眼睛後上方,多數是如魚鰭般的造型,但是新莊廣福宮三川殿(1780)卻出現少見的人型長眉柱例。而如果再細分,則清朝眉鰭可分「尖鰭眉」和「圓眉鰭」兩種類型。尖鰭眉柱例較多;屬於圓眉鰭柱例,則有新莊廣福宮正殿(1780)和士林慈諴宮三川殿(1877)等。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原本眉鰭是分立於眼睛兩側,但咸豐年間出現左右眉鰭相連的柱例,如台南天壇後殿(1855);日治大正時期眉鰭與臉鰭會用龍耳將兩者界定開來,不過到了昭和後期,則是相連的比例較多。

台南海安宮後殿

大同保安宮三川殿

豐原慈濟宮正殿

萬華龍山寺三川殿後檐

蘆竹五福宮正殿

淡水祖師廟正殿

(圖31)清朝與日治時期臉鰭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台南海安宮後殿(乾隆中期)、大同保安宮三川殿(1804)、豐原慈濟宮正殿(1918)、萬華龍山寺三川殿後檐(1921)、蘆竹五福宮正殿(1925)、淡水祖師廟正殿(1932)。

臉鰭是長於臉頰邊緣與下巴處。在清朝,靠近身軀的部分,有些是緊靠,有些是分離。緊靠的柱例較多,而分開的較少,僅有如北港朝天宮拜殿(1855)、台南天壇正殿(1862)、萬華祖師廟三川殿(1868)等。日治時期惠安一派喜歡緊靠的做法。在長度上,乾隆至道光年間偏好長尖型的臉鰭。

大同保安宮正殿外二柱

台南大天后宮拜殿

萬華祖師廟正殿

淡水龍山寺三川殿

三重先嗇宮三川殿

八里天后宮三川殿

淡水祖師廟正殿

(圖32)清朝與日治時期腿鰭造型比較圖。由上至下,分別為大同保安宮正殿外二柱(1805)、台南大天后宮拜殿(1830)、萬華祖師廟正殿(1868)、淡水龍山寺三川殿(1876)、三重先嗇宮三川殿(1926)、八里天后宮三川殿(1927)、淡水祖師廟正殿(1932)。清朝龍柱的腿鰭是屬於三根細刺的造型,而日治時期前二者屬於尖菱型,最後者則是山字型。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腿鰭則在身與腿交接後方處出現,三根長刺為清朝常見樣式,而「尖菱型」的腿鰭則在大正昭和年間比較多見,但是另一種如「山字型」的腿鰭造型也隨之出現,如青山宮正殿、新莊地藏庵正殿後檐、新莊慈祐宮後殿等。

八里天后宮三川殿

(圖33)隨著身體彎曲而翻動的背鰭並有龍鬃垂下相連,這種表現是一種通用的慣例。圖例為八里天后宮三川殿。

背鰭生長在龍身背部,隨著龍身而翻動。若依照表現方式,可分隆起和垂附兩種類型,如士林惠濟宮三川殿、正殿、大同保安宮正殿內二柱等屬於隆起型,背鰭垂直突出;而清朝較多屬於垂附型,也就是背鰭垂貼於龍背上。

尾鰭標示

(圖34)三尾長分鰭示意圖。

尾鰭是從背鰭連續生長至龍尾的細長鰭翅,或向內彎曲,或向外垂散。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間,偏好向外分散的尾鰭。而咸豐年間即出現同治年間才廣為盛行的「三尾長分鰭」,也就是龍尾末端會出現三條更為細長的尾分鰭。在清朝同治年間尾分鰭是朝同一邊,日治時期則以其中兩條左右對稱的方式佈置。

彰化孔廟大成殿

(圖35)尾鰭造型,彰化孔廟大成殿(1830)。

台南大天后宮正殿

(圖36)尾鰭造型,台南大天后宮正殿(1830)。

台南天壇後殿

(圖37)尾鰭造型,台南天壇後殿(1855)。

鹿港天后宮後殿二樓

(圖38)尾鰭造型,鹿港天后宮後殿二樓(咸豐年間)。

萬華祖師廟正殿

(圖39)尾鰭造型,萬華祖師廟正殿(1868)。

台南興濟宮三川殿

(圖40)尾鰭造型,台南興濟宮三川殿(1871)。

士林惠濟宮三川殿

(圖41)尾鰭造型,士林惠濟宮三川殿(1917)。

湖口三元宮

(圖42)尾鰭造型,湖口三元宮(1918)。

新竹都城隍廟三川殿前檐

(圖43)尾鰭造型,新竹都城隍廟三川殿前檐(1924)。

蘆竹五福宮三川殿

(圖44)尾鰭造型,蘆竹五福宮三川殿(1925)。

桃園景福宮三川殿

(圖45)尾鰭造型,桃園景福宮三川殿(1925)。

八里天后宮三川殿

(圖46)尾鰭造型,八里天后宮三川殿(1927)。

中和福和宮三川殿

(圖47)尾鰭造型,中和福和宮三川殿(1927)。


arrow
arrow

    梁家婦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