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宜蘭昭應宮三川殿前檐特寫。
清嘉慶13年(1808)創建於宜蘭城內的昭應宮,是宜蘭唯一的國家三級古蹟,主要供奉的對象是媽祖,起初是坐西朝東的方式修築,直到道光14年(1834)才改為坐東朝西,成為台灣少數面山背海的媽祖廟。而它建築的空間格局也十分狹長,從廟埕、三川殿、前庭、正殿、後庭到後殿,深達60多公尺。
(圖2)三川殿前檐右側的龍柱特寫。其可能是道光14年(1834)改建時所立。以開口及閉口的方式來區分降龍的性別,這也是嘉慶、道光年間台灣龍柱的特色之一。
(圖3)三川殿右龍龍頭特寫。宜蘭昭應宮三川殿前檐的龍柱是屬於降龍柱例,且用花崗岩石材刻成的。
(圖4)三川殿龍柱各種角度特寫。
(圖5)右龍龍頭特寫。圖中可以看出額角與龍鬃的關係,好似龍鬃的鬃根是長在額角裡面。這種造型特色也出現在彰化孔廟大成殿前檐龍柱上。
昭應宮共有兩對龍柱,一對是在三川殿前檐,而一對是在正殿,頭型分屬兩種不同的風格,所以應該是由不同匠師負責操刀雕鑿的。三川殿前檐的龍柱,是用淺黃色的花崗岩石材刻成,而龍頭造型,屬於一種特例,也就是未在其他廟宇中見到一模一樣的造型。不過整體風格仍與彰化孔廟及台南大天后宮拜殿的龍柱相近,應該是道光年間左右的作品。而整根龍柱除了正面有昂首闊步的降龍盤據外,柱後也有數隻造型簡鍊的蝙蝠穿插其中。
(圖6)三川殿右龍頭上方的蝙蝠。以蝙蝠為附屬造像,在清朝龍柱中屬於孤例,且用簡化的造型與線條表現。
正殿的龍柱則是用石色偏黑的石材刻成,且龍尾並未延伸到柱頂的地方,代以雲紋及仙人填滿,以及龍頸稍短,使得整根龍柱的視覺重心集中於底部,這也都是少見的表現方法。此外正殿龍柱是由兩根長短不同的石柱所組成,長柱的頂端即是龍尾的地方,而短柱則是銜接在龍尾的上方,所以短柱應該是建築的需求而後來加上的。
(圖7)正殿龍柱可能是道光14年(1834)所立。與三川殿相同的,也是利用開口與閉嘴的方式來區分公母的性別。
整體而言這兩對龍柱保存的情況十分良好,也利用公龍開嘴,母龍閉嘴的方法區分性別,整體風格皆屬道光年間,應是道光14年(1834)改建時所立。
(圖8)五條龍鬃都是位在額角的後面,這與三川殿者相同。
(圖9)柱體上方則是另外一根較短的石柱,也就是正殿的龍柱是由兩根石柱所組成的,較短的石柱是置放在較長石柱的上方處。
(圖10)位於正殿龍柱近照。
(圖11)正殿右側龍頭特寫。嘴巴下方只有一長髯,這也與彰化孔廟大成殿和土庫順天宮後殿的相同。
(圖12)清朝日治龍身佈置比較圖。由左至右分別是新港水仙宮、新莊廣福宮、台南興濟宮、彰化孔廟大成殿、宜蘭昭應宮正殿、北埔慈天宮正殿和八里開台天后宮三川殿等七柱。水仙宮、廣福宮、興濟宮是屬於龍尾纏繞兩次的柱例,孔廟、昭應宮兩對龍柱則是屬於「垂降尾」,而慈天宮則屬「B字尾」,而八里天后宮則繼續延續B字尾的做法。
延伸閱讀:
乾坤交泰在道光,有鶴有鯉真特別【屏東內埔六堆天后宮】龍柱介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