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寺廟多數都有立龍柱的習慣,以彰顯信眾的虔誠及廟方的財力。
但因為這些龍柱造價昂貴,雕工細膩,十分容易遭受破壞,而導致如台灣家家戶戶一般裝上鐵窗,尤其是立在三川殿前檐的,用鐵欄保護著。
但這樣的措施也讓一般人無法仔細欣賞台灣龍柱藝術之美,漸漸的各地的廟宇只是信仰的中心,而無法提升到變成當地藝術殿堂的層次。
走訪這麼多廟宇,幾乎列為國定、市定和縣定的廟宇古蹟,所藏龍柱都是清朝與日治時期居多,也都不用鐵欄保護,所以用鐵欄保護這些文物,不是唯一的選項。
過於保護而讓民眾與它產生了距離,因距離而疏遠,也就會逐漸失去原本立柱的用意和動機。
紅色欄杆具有美感嗎?這樣的問題應該很容易得到否定的答案,但為何要裝?是因為民眾缺乏教育而迫使廟方人員必須用它來保護,是否下次到廟宇拜拜時,可用更為尊重的態度面對這些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用眼勿動手,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還有機會見到它們呦!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