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位於彰化市中華路239巷內的開漳聖王廟。
彰化聖王廟又稱「威惠王廟」或「開漳聖王廟」,主祀原名陳元光的威惠王,或稱開漳聖王、聖王公或威烈侯,因此也有人稱他為陳聖王或陳將軍。清乾隆26年(1761)漳州移民在彰化縣城西側創建聖王廟。乾隆60年(1795)陳周全之役,縣城陷落,聖王廟被毀,嘉慶12年(1807)重建。光緒21年 (1895) 日人治臺以後,廟宇又遭嚴重破壞。到了民國元年(1912年)才有漳州七縣人的後裔發起重建,成為今天所見的規模。
(圖2)位於廟埕左側的龍堵石壁。它是由兩塊方石組合而成,大龍在右,幼龍在左,大龍以後腳抓住火球,幼龍上方則有類似門形紋飾,可能是意指龍門。
開漳聖王廟的龍柱,立於正殿處,嘴中皆含有龍珠,四爪三髯,龍身纏柱兩次,後腿的火焰,脫離龍身,並向外延展。尾鰭的造型,類似新港水仙宮,龍鬃的表現,近似新莊慈佑宮,柱後未有仙人像,也未有鏤空之處。右龍前爪是如人手般,抓住火球,左龍是四爪從內向外,一把抓住浮雲;柱體曾經上過顏色,也沾滿泥土;強調龍爪是乾隆、嘉慶時期台灣龍柱的一大特徵,也就是會將龍爪表現的好似鷹爪般,十分的孔武有力。
此外這對龍柱也利用開口閉口的方式區分神龍的性別。若參考聖王廟之興修紀錄、龍腹火焰紋處理手法與淡水福佑宮正殿龍柱極為相似等等特點來看,這對龍柱極有可能是嘉慶12年(1807)的作品。
(圖3)正殿龍柱整體風格屬於較為古拙的面貌。嘴角出現數根淺浮雕短刺,則尚未在其他柱例中見到。
(圖4)正殿龍柱各種角度特寫。
龍身與柱體緊密結合,毫無鏤空的雕法,採用相同手法的清朝龍柱還有新港奉天宮正殿的及鹿港天后宮後殿的,也因為沒有鏤空,所以看起來更為渾厚莊重,樸實無華。
(圖5)其龍爪造型特別孔武有力,是因為匠師將爪部的每個關節表現的非常有骨感,同時也將爪尖表現的異常銳利,所以就產生孔武有力的視覺效果。另外右圖是左龍的龍爪,但是卻是站在似雲似石之上,而非波濤,這也是少見的表現方式。
(圖6)左側龍柱特寫。此龍抓球的姿態,是如人手般,緊緊的側抓。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