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1 Sun 2018 13:18
【跟著藝術家去露營】墾丁露營玩水樂 香蕉灣原始林露營區
- Feb 09 Fri 2018 22:47
【試墨談黑】各種墨與黑材料特性介紹與說明
- Feb 09 Fri 2018 22:27
【說紙】書畫用紙相關名詞介紹
- Feb 07 Wed 2018 22:59
【顏料的戰爭】書墨與畫黑角色定位
不僅是墨與黑的戰爭,也是書與畫的消長。如果把墨視為一種顏料,則世界上大概無墨般被如此廣泛使用與製造。
就前人製墨的重點來說,墨的材質特性與書寫的用途,是較為貼近,而與繪畫較為疏遠。因為無論是晁氏的《墨經》,還是沈繼孫的《墨法集要》,在他們對於碳粒的粗細、膠性的強弱、膠量的多寡或用藥的目的等等之製作觀念中,我們都無法找到因為繪畫用途的需求,而調整的製作方向。
- Feb 07 Wed 2018 22:54
【水墨畫裡的黑色顏料】鍋底黑也可以畫水墨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便發現可利用燃燒物質後所殘留的黑碳,來充當紀錄符號或描繪圖騰的材料。這是因為我們從先民所遺留的器物或壁畫中,便能清楚的察覺,許許多多可信的使用證據。而這樣的事實,也代表先民使用黑色顏料的時間,是遠遠超過用墨的。
但是在目前所遺留下來的古畫中,卻少有學者的研究報告或資料,可供我們具體去了解古代的何位畫家使用何種黑色顏料於何件作品的情況。僅在傅申先生所著的《張大千的世界》一書中,提到大千先生所作之《明妃出塞圖》和《仿唐人控馬圖》,是利用類似黑色顏料的「檳榔墨」,來罩染仕女的頭髮及黑馬的身軀,而獲得不同於墨般的效果。
- Feb 07 Wed 2018 22:42
【開明墨汁的歷史】書道用墨對墨性的影響
液態墨的使用情況,據清朝謝崧岱的描述,早在道光初年(西元1821年),中國已經出現一種名為「墨盒」的墨品。在謝崧岱《論墨絕句詩》的〈右論墨盒〉篇中,其曰:「古用硯,無所謂盒。墨盒者,因硯而變通者也。塊而硯,硯而盒,盒而汁,古今之遞變,亦其勢然□,古作者,生於今日,亦不能不易塊為汁。」
- Feb 06 Tue 2018 22:35
【水墨用紙的再處理】可用洗米水等其他物質來改變紙張的特性
中性紙定義
熟紙是指塗礬且達到完全不暈墨的紙類,而生紙與中性紙則是相對而論,只要是處理過的紙張,其暈墨速度皆較其生紙時為慢,皆可稱之為中性紙。所以廣義而言,中性紙仍可歸於生紙之中。嚴格來說,中性紙亦可歸類於加工紙中。但若排除書寫用紙,而僅以繪畫用途而言,依照其加工的方法,又可分「天然法」和「人造法」兩種。所謂的「天然法」,是將生紙以「風礬」或「置久」等方式,使其轉變成半生半熟的紙性;
- Feb 06 Tue 2018 22:20
【日本墨汁】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
水墨畫用品在台灣的美術用品社裡,我們可以購得各式各樣的墨汁,尤其是日本的產品種類最多,而在研發上,日本的開明株式會社更是不遺餘力,從事相關的研發工作,並提供不同的材質特性之墨品,來滿足不同族群的需要。而中國大陸最近亦有相關產品的出現,在在都顯示了墨汁被消費者的廣泛接受與使用。
- Feb 06 Tue 2018 12:10
樸素無華古風濃,雲海簡約展龍姿【土庫順天宮】龍柱介紹
- Feb 06 Tue 2018 11:54
龍分長幼難得見,潮州雙龍有跡尋【大同保安宮】龍柱介紹
(圖1)保安宮三川殿。台北市的大同區文化,始於大龍峒,而商業活動是從大稻埕延伸至今。不過較為特殊的是保安宮的方位與淡水河平行,而新莊不論是廣福宮、武聖宮,還是慈祐宮的正面都是面向大漢溪。
「大龍峒」舊稱大浪泵,也叫巴浪泵或大隆同,源於平埔族凱達格蘭「大浪泵」社的譯音。清嘉慶7至8年間(1802~1803)有同安人六業戶,在此投資興建四十四間瓦店的街肆,俗稱「四十四坎」,並於入口處的西隘門牌坊上,題「大隆同」為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