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廣興紙寮所製手工楮皮紙為例,總計測試了11種材質與1種方法,亦因材質屬性的不同而延伸的有效實驗,總計39項,並消耗了1582張實驗用紙。製紙、測試與撰文時間為2004年9月起,至2005年12月止,總計14個月。撰寫字數約5萬字,附圖369張。
一、實驗概念及成果介紹:
本案測試的絕大多數的材質,皆屬可被水稀釋者,故材質的濃度,是探討的重點。由於每項材質皆可進行無數的實驗,故筆者僅將每項材料物實驗的概念及收穫介紹如下:
(一)藤黃
實驗1是欲理解不同來源之藤黃材質特性的差異處,結果發現墨色效果十分接近,所以後續的實驗就使用相同來源的藤黃。此外實驗1亦讓筆者明白藤黃屬於膠性極強的材質,所以實驗2即用大量清水加以稀釋,以測試其是否仍有成效可觀。實驗3則是塗抹次數的實驗,實驗4則是意外的收穫,因實驗3後仍有藤黃水未使用,且又放於冰箱內存放,而獲得置久對其膠性的影響。
(二)三千本膠、粒膠及水膠
原先本想僅研究三千本膠,但因實驗後無法看出其特殊性,故又加入粒膠與水膠。實驗1是濃度的初步測試,即發現過濃的膠質並非適合使用,故實驗2就僅採用濃度4.5%者進行稀釋。而實驗3則是塗抹次數,實驗4則是三種膠種的實驗,以看出彼此的膠性差異。實驗5亦是塗抹次數,實驗6則是欲理解墨色深淺對成效呈現的影響。
(三)吉祥明礬水與自調鳳凰明礬水
實驗1是稀釋濃度,實驗2、3與4基本都是塗抹次數與位置的實驗,而實驗5則是因發現當塗抹吉祥明礬水後,會有水滲現象的產生,故企圖以石砑光解決。實驗6則是因為難以看出吉祥明礬水有何特性,故以自行調礬的方法,持續探討。實驗7、8、9與10即是屬於自調鳳凰明礬水的實驗,且發現「移礬現象」。
(四)中性礬
實驗1與2只是進行例行的稀釋與塗抹次數工作,但後來發現雖用5礬45水的比例,仍有效果,顯示其有向下稀釋的可能性。所以又進行實驗4,而測試後才發現這些濃度皆能產生「反黑效果」。而實驗5則是想找出反白與反黑效果的中間值,經實驗後推估約為1比9或10。而實驗6則是則是企圖證明何者為是。
(五)蜜臘、水臘、黃臘與砑光
本實驗進行前,筆者即已先行測試,但是未詳細記載而作廢。當進行實驗4後,才知道造成實驗1、2、3之石面為何有紙絮的問題,不過當所有實驗進行完畢後,發現若以「現墨」為主要訴求,則不管用何種方法,似乎皆無法產生墨變。而實驗5則是測試預先塗抹物質是否對施臘與砑光的效果產生影響。實驗6是次數測試,實驗7則是確定是否僅砑光亦能讓紙張產生光澤感,實驗8則是將實驗7的概念用於預先塗抹漿糊的紙張上,以了解施臘砑光與漿糊之間的關係。
(六)洗米水
洗米水僅進行了四項實驗,實驗1測試浸泡時間對濃度的影響,而實驗2與3則是基礎工作,不過亦因進行畫線工作,所以才得知其似乎有「潘水三熟」的特性。實驗4則是測試墨色深淺對成效的影響。
二、研究法之經驗分享與建議:
就筆者經歷本案的過程來說,亦有下列幾點心得與建議可供分享:
◎測試用紙最好是先存放於密閉空間中,如防潮箱內,否則放於通風環境中,恐會對紙性造成影響。
◎如屬產地不明或相似產品眾多之材質,如藤黃與米粒,則最好能多選擇幾種來源,並先行測試與比較成效。
◎電子秤最好是最小度量單位為0.1公克者較為理想。
◎測試紙張最好是事前訂製,如果不可得,則是使用將預備用於創作的紙張,且最好一次購買四、五刀庫存。
◎塗抹及上色用筆則以羊毫或兼毫較為適合,尤其是多次塗抹時。且須視測試濃度數多寡,準備同數的毛筆。例如同時測試十種濃度,即需準備相同筆性十隻。
◎每次實驗前最好先編妥流水號,且筆記本中亦須載明哪些實驗用了哪些編號的紙張,亦須詳載所用材質及方法,否則事後極易混淆。
◎如屬可稀釋材質,可將濃度稀釋與塗抹次數視為實驗的基礎工作,而如果透過此二法又發現其他可能性時,再進行後續實驗,會比較恰當。
◎稀釋所需清水,最好先用另一容器秤重,而後再倒入欲置放材質容器中
◎若是材質特性不易顯現者,則適合用相近材質作比較,例如膠或明礬水。
◎建議實驗前盡量不要將先前的使用經驗納入考量,如此較能發現其他的可能性。
◎實驗前亦須先設定好目的與方法,否則亂槍打鳥,恐腰酸背痛,又難有所得。
◎備妥相機隨時拍照及養成隨時紀錄的習慣亦是十分重要,除了紀錄使用濃度外,處理的步驟及方法也須詳載。此外也最好能夠紀錄當時處理的天候狀況及溫溼度。
◎色票的處理,如果就筆者的辦法來說,是先將紙張裁成38×23.5cm,再將其對折,並將塗抹物質分別塗於上下兩方,塗抹大小約為15×13cm左右,因可同時上下觀察其效果有無差異,又可了解未塗抹處與塗抹處的不同。
◎色票數的多寡,也就是每種材質濃度,需要塗抹多少張色票比較理想,可能是越多越好,因為多餘者可以利用於其他實驗中,或是陳述有誤而須重作實驗時,否則僅是稍用,將十分可惜。
◎由於生紙是屬於變數極高的實驗用紙,所以筆者認為最好是測試到每種濃度的效果都十分接近時,才能停止。也就是不適合因成效測試若只需3張色票,就僅塗抹3張,應該就實驗的結果,來考量是否有增減的必要性。
◎塗抹次數的實驗最為費時,故應盡量選擇日白時開始進行相關工作。
◎塗抹完畢待乾後,應立即進行上色等工作,否則放置過久,恐紙性亦會有所變化。
◎由於墨色深淺亦會影響塗抹效果的呈現,故每種材質的單一濃度,也須盡可能用不同墨色加以測試。且若考慮拍照效果,則墨色較深者會較理想,所以最好要有兩種以上且不同深淺的墨色作上色工作。
◎上色、滴墨與畫線的成效測試最好是分開進行,否則也會產生實驗結果不盡客觀的問題。
◎報告用詞最好統一,否則易產生理解上的落差。
◎如說明市面可購之材質時,則所有用詞須用最嚴謹審慎的態度加以陳述,否則易有破壞他人商譽之慮。
◎由於目測成效,容易產生偏差,故需反覆數次,且亦須在相同光源下檢視。
◎由於成效除單一實驗需檢視外,亦有相同材質不同實驗又須同時檢視的需求,故需預留色票,並放入可密閉之空間內存放,且亦須於檢視前同時上色,否則若將單一實驗檢視用途的色票充當共同檢視用,恐因不盡相同的處理時間,會導致結論有誤。
三、11種材質與1種方法用於處理中性紙材之綜合說明:
經本研究的實驗後發現這11種材質及1種方法,若用於處理中性紙材上,則其狀況試論如下:
(一)藤黃、三千本膠、粒膠及水膠等四種材質可能最適用。
但皆不宜採用濃度過高者,否則其本色會影響墨色的呈現。
(二)吉祥明礬水與自調鳳凰明礬水則似乎尚可使用。
但較有嚴格的濃度限制,且墨色中容易有反白斑點出現,同時所上墨色,亦會比生紙時為淡。
(三)洗米水則亦似乎可以使用。
但塗抹次數不宜超過三次,且用低濃度者較佳。
(四)中性礬則是材質特性似乎不適合使用。
此不適合使用是針對其處理於中性紙材而論,但若擺脫此限制,則用於將生紙轉變成熟紙或是製造特殊反白與反黑效果,亦是極為適用。換言之,材質沒有絕對的優劣問題,例如若是徹底消除生紙暈墨特性,似乎以塗抹中性礬與明礬水的效果最好,但如果只是減緩生紙暈墨特性,則三千本膠或藤黃似乎亦可選用。就塗抹後的墨色效果而言,低濃度的中性礬似乎會更黑,如果是增加生紙的暈墨效果,則似乎以洗米水最佳。
(五)蜜臘、水臘與黃臘,則是似乎有使用的矛盾之處,而喪失選用的意義。
施臘與砑光對紙性的改變雖有影響,但程度上,仍無法改變生紙原本的墨色表現,尤以砑光最為薄弱。而施臘次數若是增加,雖似乎能強化臘光效果,但也會造成排墨現象而衝擊施臘的意義。
紙張施臘又可分前置處理與後置處理,而前後差別,即是上色前與上色後。
前置處理的目的似乎有二:
(1)是增加紙張光澤感。
(2)是讓紙質更加密實薄韌。
後置處理的目的亦似乎有二:
(1)是防水止污。
(2)是減少摩擦對紙張的傷害。
臘油的排墨特性,恐會導致施臘目的之混淆。因為紙張施臘還是必須現墨,故僅能薄施。所以施臘砑光的目的似乎並不在期望透過臘油來改變紙張的墨色表現。雖蜜臘、水臘與黃臘若反覆施砑,似乎可以產生明顯的排墨特性,但這樣的目的也似乎非一般畫家所求。
(六)砑光則是似乎不易察覺成效,而難受青睞。
似乎對一般創作者而言,使用材料的考量上,須有使用方便、取得便捷、效果顯著、成效特殊、品質優良及價格合理等等因素,才會選用或沿用該項材料,同樣的使用材料來改變生紙的紙性已達到中性紙材的目的,也似乎必須有上述條件,才會受到重視。若以砑光為例,則其用於創作的可能性最低,因為似乎有下列四點因素:
(1)是費時費力。恐石小紙大,又需反覆多次。
(2)是難見成效。恐上色後,幾乎不見砑光對墨色產生任何影響。
(3)是用途有限。恐僅可改變紙性,雖有光澤,但無墨變。
(4)是技術障礙。恐若技巧不夠熟練,易將紙張弄破弄皺。
不過筆者還需強調本實驗的所有效果應僅侷限廣興特製生楮皮紙上,若是使用其他紙材,則所採用的濃度及方法亦須調整才是。
四、塗抹次數與濃度高低的綜合說明:
若就塗抹次數與濃度高低的關係而論,則這些材質似乎有下列共同特性:
(一)是濃度越高雖一次便能達到效果,但其墨色表現似乎有潔淨但缺乏層次的情況,反而不如低濃度又塗抹次數較多者來的理想。
(二)是材質稀釋的濃度與塗抹關係的良窳,亦似乎有極其密切的關聯性。因濃度越高似乎越難行筆,也就會導致無法將材質均勻塗抹於紙面。
(三)是若塗抹物質濃度過高時,則所畫的墨色似乎皆會比生紙時的墨色稍淡。顯示單位面積之紙張纖維吸墨量的多寡似乎也對墨色黑度的高低有決定性的影響。
就本實驗所用最高濃度來看,似乎藤黃與明礬水濃度高者,屬會吸墨者,但不會暈墨的材質。而中性礬則是排墨,膠質則是略為排墨。又本測試報告所用藤黃,雖用其濃度最低者,但似乎仍有其效,顯示廣興特製生楮皮紙對塗抹物的反應極為強烈。
五、本研究對筆者看法的影響:
經本案研究後也讓筆者對材料的研究與觀念上亦產生了二點不同的看法:
(一)是創作經驗不等於材料知識。
筆者在未進行本實驗前,已有使用洗米水、藤黃與中性礬等等的經驗,且曾將其塗抹於宣紙及蟬翼宣中,但實驗後筆者才明白材料知識的累積並不能全靠創作時的使用經驗,且要熟悉一種材料的難度亦是無法想像的。例如在筆者進行中性礬的實驗後才知道,其具「反黑效果」;而進行洗米水,才知其似乎具有「潘水三熟」的特性;而進行明礬水,才知水的作用之重要性。而此現象的產生,恐是因為創作經驗往往僅是侷限一方的用法,而難以全面的緣故。
透過本案的進行,亦讓筆者有機會理解兩種形式的測試報告之差別性,亦發現僅用材料物測試的瓶頸之處,即是難以說明使用成效與創作使用的關聯性,僅能就材質特性的傾向或使用的策略提出建議。至於為何會出現無法與創作使用結合的問題,則是筆者有待實驗解決的部分。
(二)是材料研究的難處體會。
用30公克的中性礬對300公克的清水,所畫出來的是反白的排墨效果,但是用2比20、3比30及4比40的比例稀釋,卻是出現反黑的吸墨效果。同樣的,僅用未達1%濃度的藤黃水或自調鳳凰明礬水,就能對生楮皮紙的紙性產生影響。而這樣的情況,也正好說明只要極少數的變項,就可能改變本案某些實驗的結果,甚至影響結論的正確性,尤其是在檢驗成效時,因為筆者難以準確告知各位,以筆沾墨時,究竟沾了多少墨水,又用何種速度畫上墨線。
此外假設某項實驗,如果是用相同1公克的膠,但用50種比例的清水加以融解稀釋,且每個濃度又僅用10種紙材及10種墨種測試,就已經產生5000個實驗資料,如果又要了解不同膠種的差異處,則僅須選擇3種膠種,也會累積到15000個有待進行的實驗。如果又用上色、滴墨及畫線來測試成效,則總計至少要處理45000個色票。當然進行完所有的實驗,還需逐一比對其不同之處,而如果透過上述的方法所獲得的結論必然又比本案更為精確,但是如此的勞師動眾,僅是為了取得其材質特性或是使用濃度,似乎缺少經濟效益,但這也就是實驗的要求。
也因此上述的體會,讓筆者對於心得的陳述,更加保留,也越加了解必須要用嚴謹求證的態度來面對材料研究的相關課題。也要用更謙卑的胸襟,認清自我使用的侷限,以更包容的態度,接納他人的意見,並尊敬那些默默為我們付出的製造者。
《墨色的真相》電子書發行中,按下下方圖片即可購買或試讀。
優質藝術好書推薦:
【侯吉諒書法講堂:(一)筆法與漢字結構分析(二)筆墨紙硯帖】侯吉諒著 聯經出版社出版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