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跟著藝術家過生活 (61)
- Apr 02 Mon 2018 22:20
【修修改改的山水畫】擺脫技法包袱的重生
- Apr 02 Mon 2018 22:11
【反動思維】水墨藝術家生存法則之一
人類的藝術活動,常常是因為當下的反動而有新的主義或形式之產生。在台灣,從事水墨創作常常被許多沉重的包袱所束縛,約定俗成的教條,似乎已經到牢不可破的境地。其實任何的界說與定義都有其時空背景,但時代已變,人心不古,這些框架還要硬性套住,也只是加強了反動思維的動力,觸發否定既有的權威與慣例。
- Mar 23 Fri 2018 15:06
【水墨藝術創作的包袱】事事無絕對
- Mar 21 Wed 2018 22:37
【藝術家的人生】總有一天等到
- Mar 20 Tue 2018 23:51
【藝術家的收入】超乎想像的工作
- Mar 20 Tue 2018 23:38
【層層疊染的水墨創作】累積許久的爆發
有時候也不一定會搞這麼久,時機對了,畫的順也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這是今年第九件開工的作品,前五件只能算是玩色的試驗,含淚收起,不好見人,而第八件是陪我過農曆年,慘澹經營,搞了許久的那一件(海湧奔騰),這件就順利許多,無論構圖打稿上色填墨,都毫無窒礙,篤定而為(接下來的作品就進入地獄階段,怎麼畫就是不對,從四月到六月都一直撞牆)。
- Mar 20 Tue 2018 23:27
【水墨】簡單的二元蘊藏難以想像的深度
- Mar 20 Tue 2018 23:22
【畫仙板的遊戲】創意無價
- Mar 20 Tue 2018 23:12
【筆墨紙硯的收藏】水墨藝術工作者的生活點滴分享
我的百寶箱,放了許多在日本東京、京都及台北所選購的日本膠彩礦性顏料(岩彩),可分天然和新岩兩類,色彩沉穩且永不褪色,只是使用上比較不易,需調動物膠後才能上色,不如水彩來的方便,顆粒也有粗細的差異,而我最常使用的是「白」,也就是最細最細的顏料,因為這樣才能塗抹在光滑的紙張上。
- Mar 18 Sun 2018 22:34
【研究所畢業展】如夢般的開展
得知母校北藝大要成立美術創作研究所,便積極準備投考的作品,三個月的準備時間,每天都畫到凌晨兩三點,早上七點又要到學校上班,很多時候都是喝雞精來維持體力和腦力,最終如願成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第一屆研究生!但也失去退伍後第一份教職工作。
- Mar 17 Sat 2018 21:51
【墨磨人】磨墨畫畫的好處
2001年的時空背景下創作了這件尺幅不算太大的小作(62x25cm),當時已經完成黑色顏料及液態墨(墨汁)的相關研究,而開始專研固態墨(墨條)的材料效果。
先研究黑色顏料是覺得它們最有趣,說不一定能發現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天大秘密,而液態墨是花錢買就有,倒一倒畫一畫就可以知道結果。
- Mar 16 Fri 2018 22:11
【20萬的投資】學習自我投資的重要
小時候常在岡山空軍官校附近的模型店流連,看到模型飛機就異常興奮,總是癡癡地望著它們。
後來空拍熱逐漸興起,自己也前後花了將近20萬購買相關設備及器材,除了一圓小時候的夢想,也是讓自己透過空拍的角度來理解自己所畫之境。
- Mar 16 Fri 2018 21:55
【水墨畫家的養成】當下的累積才能成就未來
大學剛考上的時候,也喜歡跳舞和混夜店,搞到課業慘兮兮。
下學期覺得人生這樣過也不是辦法,更沒有條件這樣混,就開始思考到底要以什麼畫類主攻,由於大學聯考水墨還考的不錯,所以心想也許它是比較適合我的。
- Mar 16 Fri 2018 21:52
【紙壽千年】書畫手工紙的祕密
- Mar 16 Fri 2018 21:43
【教畫生涯】與學生相處的時光
多年前曾在北部及中部幾間大專院校通識中心上課,最高記錄是同時在四間學校授課,這樣的日子大概維持了六、七年的時間,有時一班50幾位同學,一學期就教了兩三百位學生,真是難以想像的歲月。
- Mar 16 Fri 2018 21:39
【辦展覽】煎熬下的考驗
說到辦展覽,可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不僅作品要好,人氣更不能少,沒人氣就等於沒有買氣,未來的生活就成問題了。
可是人氣是要經營的,要交際應酬,要打點活絡,都是要花上時間,那這樣能將作品畫好嗎???
- Mar 16 Fri 2018 21:34
【一刀是一百張】練書法沒有那麼簡單
- Mar 16 Fri 2018 21:31
【畫畫的功課】總要大膽嘗試
- Mar 16 Fri 2018 21:10
【畫家的生活】經常旅遊是藝術家的工作
去工作卻常常被誤認去玩,玩變成工作也就不好玩了,無奈中也不好辯駁什麼,炎熱高溫下,拍了1600多張的照片,算是收穫滿滿的一次行程,也達成進修的目標啦!
畫多了,太熱鬧,就少了一點味道。
- Mar 16 Fri 2018 21:05
【叢石清澗】香港蘇富比拍賣
2002年的作品,是研究所畢業隔年所畫,是用舊墨來畫,是用生宣來畫,雖然研究所畢業,生宣也用了七、八年的時間,但當時還是對生宣異常的恐懼,也不知道為何作品一定要用生宣來畫?
所有的繪畫步驟都是小心翼翼,輕輕的下筆,微微的噴濕,柔柔的乾刷,淡淡的用洗筆水一層又一層的薄染,前面染完,再翻過來染紙背,真的繃緊了所有的神經,用盡一切的氣力來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