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飛舞(局部)

「千岩萬語」的繪作是使用細筆山水的創作技法,粗筆是其相對而言,應是指寫意山水,而細筆最大的特色,是遠觀有其一定的格局,但近看又能見其滿布的細節,類似北宋山水畫的表現形式,范寬〈谿山行旅圖〉或李唐〈萬壑松風圖〉都是極具特徵的作品,此外明代文徵明,當代畫家李華弌、薛亮、劉遜和熊海等都是典型細筆山水的代表畫家。

梁震明 浪花飛舞 89x180cm 2016  林木和先生收藏

細筆山水往往是兼工帶寫,將工筆的描寫方式融入在寫意畫法之中,達到遠觀氣勢雄偉,近看細筆如絲[1],用傳統的筆墨功力,散發當代的審美情趣。故細筆畫法亦接近於工筆,不過在運用的材料上,有些畫家是直接畫在生紙或礬宣上,或是用再次處理過而讓紙張轉變成半生半熟的紙性,如用風礬、無糖豆漿或洗米水等方式,而筆者採用的是逐次將白色顏料[2]塗抹於紙張上,用其所含碳酸鈣[3]將紙張纖維空隙填滿,好讓紙面變得滑順潔白,暈染的速度也能變慢,更有利於繪事的進行。

梁震明 浪花飛舞(局部)

浪花飛舞(局部)

浪花飛舞(局部)

浪花飛舞(局部)

至於在筆墨的要求上,大筆與小筆必須混用,且須常開新筆[4]以利線條的表現。對墨水的控制亦須謹慎,由淡到濃的漸層墨色變化和乾後再疊的積墨法,是較常採用的方式。在線條的鈎勒上,並不想以工筆線條為主,仍期望將線條的表現擴充的更為豐富些,多數是先粗線底定後,再添加細線於其中,甚至在筆意上會希望帶點拙趣,使其更有味道。

廣告1.jpg

塗白的目的除了是令紙張熟化,方便細筆描繪外,也是解決紙本墨色容易單薄的問題,對於墨而言,白色是其對比色,透過極端兩者的混用,讓墨有了新的視覺效果與表現。此外利用上白方法將原本畫悶略缺之處再次覆蓋,而可不斷的修正到滿意為止,這樣的用法也符合自我的個性特質與藝術追求[5]

梁震明 岩而有悟 53x99cm 2016

梁震明 岩而有悟 (局部)

岩而有悟(局部)

岩而有悟(局部)

有時因為描繪的岩體十分龐雜,為了避免有持續重複的造型狀況出現,故會採用類似自動性技法的方式來經營,也就是在無意識的前提下先用淡墨隨機的疊墨補筆,當累積到一定筆觸時,自然會出現渾然天成的偶發性紋理與脈絡,最後再順勢塗白加強亮處或減弱失當之處,並用重墨鈎勒及運用巧思加以整合。

梁震明 波瀾壯闊53x99cm 2016

波瀾壯闊(局部)

又作畫習慣是先將紙張裱褙於木板上,以利操作。其實唐宋時期的畫家多是以此種方式創作[6],西藏唐卡畫師和當代水墨大師李華弌亦同。將畫紙豎立起來,除了能準確控制紙面墨色的深淺外,亦能將整體效果掌握得更為精確,故極適合細筆山水時所需[7]

梁震明 石語 72x81cm 2013 譚精忠先生收藏

梁震明 岩語(局部)

除了在技法要求上,細筆山水尤其注重內心情緒[8]的控制,要心如止水,盡量達到無求的境界,亦是理性表現的極致。從打稿開始就必須留意,小心翼翼的經營佈置,達成千絲萬縷的精密氣象,才能讓觀者有驚嘆之喜。


[1] 如絲的用筆,先前是借用放大鏡,目前是直接眼睛貼近紙面10公分左右的距離來操作。

[2] 所用為HWC Titanium White(鈦白),產品編號為W203。古代畫家即有使用鉛白或胡粉的畫作傳世,而近代嶺南派更用「撞粉」的手法,巧妙的運用於水墨之中。至於筆者的部分,則是受到膠彩畫胡粉打底的啓發,再結合不透明水彩、油畫與重彩技法可用之處所做的嘗試及運用。

[3] 碳酸鈣為其最大成份,製紙時亦會添加,幫助紙張潔白滑順。

[4] 先前的作品多數是一張圖開乙次新筆,而到後期因需要更多線條支撐,故開筆次數也無形增加。

[5] 2010年在〈萬壑絕壁〉的作畫過程中,觸及上白的應用技法。

[6] 是將絹布繃於木框上,以利繪事,西藏唐卡畫師即是延續如此的方式。

[7] 筆者落款皆是以窮款方式處理,並降低書寫字體墨色的黑度,好與圖面協調。不過亦會在岩塊中尋找合適的位置補上姓氏單字於其中,以降低其對畫面的干擾,當然這樣的手法靈感是來自於宋畫。

arrow
arrow

    梁家婦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