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慈護宮

(圖1))位於金山大同村金包里街10號的慈護宮。

供奉天上聖母,是金山鄉民信仰中心。共有三對龍柱,位於三川殿是兩對日治昭和年間的,且同為一位匠師所刻,而正殿則是清朝同治12年(1873)的遺物。

三川殿前檐左柱柱體刻有「□□丙子荔月吉旦」及有翅仙童所提令牌上的「許姓弟子敬献」,右柱則是有「昭和(修復)季□慶丙子吉置」及令牌上的「李姓弟子敬献」等等字跡,說明這是昭和11年(1936)所立龍柱。目前柱體受到鐵欄保護,但左柱龍眼已經損壞,龍鬃及龍鬚亦經修補,而右柱受損情況較為輕微。柱頂亦有植物紋,與基隆奠濟宮相似。左柱所刻人物題材似乎為三國演義,右柱則是八仙過海。又左柱下刻有1鰲魚1鯉魚,右柱則是1蝦1幼龍2鯉魚。

金山慈護宮

(圖2)三川殿前檐龍柱特寫。

整體龍柱佈置上有一項特徵,就是柱前可見武將像置於纏柱龍身之間,而這種柱例在龜山觀音寺正殿(1915)、八德三元宮三川殿(1925)及正殿(1925)、中壢仁海宮三川殿後檐 (1926)及正殿 (1927)、關西太和宮正殿(1931)和萬華青山宮正殿(1937)與三川殿(1938) 龍柱上亦可見到,且應為惠安派作風。

金山慈護宮

(圖3)三川殿前檐龍柱附屬造像特寫。

以往的龍柱都是將仙人像或武將像放於柱後、柱內及柱外等位置之間,這是因為要避免龍柱上的神龍造像被干擾的緣故。但是這種將仙人像刻於柱前的做法,似乎有越接近昭和年間越是增多的趨勢。而彰化南瑤宮三川殿前檐龍柱(1930)的仙人像,甚至可以下降至水波紋中。

金山慈護宮

(圖4)若將金山慈護宮三川殿後檐與鹿港龍山寺後殿龍柱相較,兩者都是屬於龍鬚未將龍嘴遮蓋的做法。龍鬚未遮住龍嘴,是張火廣派的特色之一,而蔣梅水、張木成、李泉成、謝萬來及張金山的作品上也能見到相同的做法,顯示此安排造型的方式與惠安派關係密切。

金山慈護宮

 

(圖5)三川殿後檐龍柱龍頭造型圖。龍鬚未遮住龍嘴,龍鼻向上突起,造型線條銳利,和佈置充滿故事情節的附屬造像都是此對龍柱的特色。

金山慈護宮

 

(圖6)三川殿後檐龍柱刻滿各種題材,而這種表現方式僅在台北孔廟欞星門可以見到。

三川殿後檐左柱刻有「□□十月十日」及將竿置於肩上的仙童所提起令牌上「信士高正治、李龍州敬献」,右柱則有「歲次乙亥孟冬」及令牌上的「信士賴崇壁、李蒼苔敬献」等等字跡。而這對昭和10年(1935)的龍柱,最大的特色,就是刻滿各式各樣的人物故事,例如大禹治水(左柱)、老子騎牛(右柱)、蘇武牧羊(右柱)等,同時也將樹與屋等配景刻上。至於柱下也十分精采,左柱刻有鰲魚吐水和三魚二蟹,右柱則刻有幼龍昂首、魚三尾及烏賊一隻。

金山慈護宮

(圖7)三川殿後檐柱下水族造像圖。

此外位於三川殿的這兩對龍柱,在前爪抓火球部分,匠師細心的用鏤空手法呈現火球完整球體。

這兩對昭和年間的龍柱,若依照其龍頭造型來說,則此風格亦被沿用至光復初期,如大園五福宮三川殿(1947)和岡山壽天宮正殿(1948)等,皆可看出彼此的關聯性。

金山慈護宮

(圖8)正殿龍柱特寫。此已將龍爪、雲紋柱及中髯相連。

正殿為清朝龍柱,左刻「同治癸酉歲季冬立郭姓弟子敬獻」,右柱柱內亦書「同治癸酉歲張廖簡三宗弟子仝敬立」,柱前又書「丁丑端月重修」等字跡,所以是同治12年(1873)所立。屬於八角單龍盤柱,亦使用雲紋柱安排仙人像,尾有三尾長分鰭,且左、右龍造型略為不同,尤其是龍鬃佈局上。

金山慈護宮

(圖9)正殿柱體上的紀年款及捐贈款。

左柱下有蝦1、蟹1、及雙鯉一對,各置於八角柱之單面上,且彼此無關聯性並垂直分布,柱後有4仙人。右柱則有烏賊1、幼龍1、雙鯉一對、鰲魚1,柱上亦有4仙。

金山慈護宮

(圖10)正殿柱下水族造像。

金山慈護宮

(圖11)正殿柱下水族造像。

金山慈護宮

(圖12)正殿柱下水族造像。

金山慈護宮正殿的同治龍柱十分重要,因為其柱下所刻水族,在其他清朝龍柱尚未見到,而且對於昭和年間的龍柱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性。原本筆者認為柱下刻蝦、蟹等題材是台灣本地廟宇要求下的產物,後來傾向是由惠安派石匠所引進的。


檢視較大的地圖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延伸閱讀:

淡水龍山寺龍柱介紹 咸豐與光緒年間所立

台北士林慈諴宮龍柱介紹 光緒及昭和年間所立

新莊慈祐宮龍柱介紹 乾隆及昭和年間所立

arrow
arrow

    梁家婦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