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先嗇宮

(圖1)原名五榖先帝廟的三重先嗇宮。

原名五榖先帝廟,主祀神農大帝,創建於清乾隆初期,是台北縣定古蹟之一。曾於大正14年(1925)重建,且由漳州派陳應彬負責右邊,潮州派吳海同負責左邊,對場競技,歷經一年竣工。

三重先嗇宮

(圖2)三川殿龍柱特寫。

屬於日治時期的龍柱共有兩對。三川殿前檐左柱刻有「丙寅造、管理人莊健丟[1]献」,右柱則是柱內刻有「六張善信、蔡、放心、士王、文舉、双對、士蚶、陳氏儉、惷開仝献」,柱前亦有「蔡、放心、士王、文舉、双對、士蚶、陳氏儉、惷開仝献」等字跡留存,所以是大正15年(1926) 改建時所立,且由莊健丟等7人所捐獻的。柱體刻有八仙慶壽像,左柱下無鰲魚像,僅有4鯉,而右柱則有幼龍及2鯉像,柱頂植物紋[2]與基隆奠濟宮和金山慈護宮三川殿前檐相近。

三重先嗇宮

(圖3)三川殿龍柱全貌。

三重先嗇宮

(圖4)三川殿龍柱特寫。

三重先嗇宮

(圖5)柱下鯉魚特寫。

正殿龍柱左柱內側書卷刻有「募集委員黃大山、管理人林牛仝献」,右寫「募集委員林心匏、信士林文川、清仝献」,所以是由黃大山、林牛、林心匏、林清、林文川等五人所共同敬獻的龍柱。柱後均有4仙人造像,左柱下僅有3鯉,而右柱下有幼龍及2鯉像和刻有「騰雲」的岩洞。

三重先嗇宮

(圖6)正殿龍柱下方幼龍特寫。

由於此對龍柱並無紀年款,只能透過圖像比對或文獻考察等方法來確定其創作年代。在先嗇宮所藏「先嗇宮重建碑記」中,記載了大正15年(1926)丙寅春到昭和2年(1927)丁卯夏的重建過程,所刻募集委員名單中,有林心匏、林牛、莊健丟、黃大山等人,而募集委員林心匏勸募列表中,也清楚紀錄林清共捐「四百二十四円」,林心匏與林文清各捐了「一百二円」,而此碑記是昭和2年(1927)歲次丁卯季秋之月立碑。此外重建時通常是由正殿先施作,因此可以得知此龍柱亦是大正15年重建時所立龍柱。

三重先嗇宮

(圖7)正殿龍柱特寫。

透過圖像比對,筆者發現這兩對龍柱是屬於左、右柱為不同匠師完成的作品,也就是三川殿與正殿左柱是由一位匠師所為,而右柱又是另一位匠師所雕,且亦是潮州和泉州匠師對場且互相參考下完成的,左柱是泉州,右柱是潮州。

三重先嗇宮

(圖8)僅刻有下犬齒。

首先為何左右柱分屬不同匠師的作品,其一在龍頭造型上,正殿左柱的眉鳍與臉鳍相連,而右柱則是用龍耳區隔;二是無論是龍角造型、龍爪與龍鬃的關係,還是龍髯、柱底、火焰紋、水波紋造型看來,都非一位匠師所為。至於三川殿的龍頭造型,左、右柱無論是頭擺角度或是龍額、龍角造型還是龍尾、水波紋佈置手法,都清楚顯示兩者非同為匠師所雕。

三重先嗇宮

(圖9)龍鬃數為五。

先嗇宮龍柱比較

(圖10)三川殿及正殿龍柱造型比較圖。

先嗇宮三川殿龍柱比較

(圖11)三川殿龍柱造型比較圖。

先嗇宮正殿龍柱比較

(圖12)正殿龍柱造型比較圖。

又為何左柱是泉州派,右柱是潮州派作品,其理由如下:首先是正殿龍頭造型及胸鼓程度接近於泉州惠安張火廣派風格,但是龍尾的佈置手法卻是潮州派的做法,且左柱一前龍爪並未抓住龍鬃,而右柱則有,又抓住龍鬃的做法是潮州派較常見作風。三川殿則是右龍額屬於辛阿救常見類型,方圓而鼓;左龍額則是長而多折,屬於張火廣常用樣式。基於上述理由,筆者認為三嗇宮的兩對龍柱,分別為左泉右潮兩派匠師互相參考彼此風格下完成的作品。

三重先嗇宮

(圖13)柱體下方的造型亦極為優美。


[1] 日治時期大同保安宮的興修,其亦有慷慨捐助,而林牛、林心匏、蔡放心等亦有。

[2] 亦稱西式卷草狀柱頭(符宏仁,《臺北縣縣定古蹟三重先嗇宮宮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台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3),頁70)


檢視較大的地圖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延伸閱讀:

後龍慈雲有神龍 砂岩雕刻訴當年 苗栗後龍慈雲宮龍柱介紹

大正年間三位龍柱匠師同場較競 龜山壽山巖觀音寺龍柱介紹

兩派匠師對場施作 龍柱名匠大車拼 八里開臺天后宮龍柱介紹

arrow
arrow

    梁家婦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