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祖師廟

(圖1)祖師廟三川殿。

艋舺清水巖,俗稱「祖師廟」,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市三大廟門,主祀清水祖師,是福建安溪縣移民的守護神。始建於清乾隆52年(1787)。

萬華祖師廟

(圖2)祖師廟是台北市三大廟門,也是一間十分親民的廟宇。

廟中的龍柱總共有三對,一對是在三川殿前檐,一對是在正殿,而廟後廣場亦有一對,且分屬不同造型。位於三川殿的,是一對八角單龍盤柱,受損情況略顯嚴重,除了龍鬚、龍鬃外,龍眼也遭受破壞,使用的石材類似台灣八里所生產觀音石。此外左柱上有「同治七年歲次戊辰臘月榖旦」,右柱上則是「本邑王姓諸弟子仝敬獻」等字跡存留,說明它們是西元1868年左右的作品。而「仝」為「同」,所以有齊贈之意。

萬華祖師廟

(圖3)正殿龍柱特寫。

至於正殿的龍柱,其塗金年款字跡,十分的鏗鏘有力,尤其以左柱內側上刻「大清同治七年歲次戊辰荔月吉旦」等幾字體最為精采,並以仿宋字體加以呈現。右柱則有「本邑卓元武功眾周姓弟子再敬奉」,因這些字跡的留存,讓我們了解它們是在西元1868年,農曆6月時所豎立的龍柱。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此外台灣的周姓可分汝南、武功兩派,據傳在明鄭時期,已有福建泉州人周阿戶,通稱無牙戶(一說為周賢明兄弟),由台北東門外延伸至松山一帶墾殖,故古亭的周姓特別多。而萬華祖師廟每年農曆七月十九放水燈、二十普渡,古亭人都會老遠的帶著牲禮及祭品到萬華祖師廟膜拜。所以當時萬華流行一句諺語:「十九、二十天,滿街安溪仙」。可見古亭的安溪人與萬華人關係的密切,也許這對龍柱就是居住在古亭的周姓弟子所共同敬贈的。

萬華祖師廟

(圖4)正殿龍柱特寫。

不過左柱柱前也刻有「丁酉葭月吉旦」,而右柱則是「武功周眾等重修」的字跡,但是這樣的紀年款與捐贈款是比較罕見的,通常是必須刻在側面才符合慣例。此外丁酉年所指應是光緒23年(1897)而非嘉慶22年(1817)。雖然在祖師廟的興修紀錄中,確實曾於嘉慶22年遭受暴風雨的侵襲,但是若依據此對龍柱龍尾的佈置看來,還是比較接近於同治年間常見的方法,所以日治初期的混亂局勢,讓廟宇遭受部分的損害,而在光緒23年時才加以修復,不過西元1897年的台灣已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才會只用天支示之。

萬華祖師廟

(圖5)正殿龍柱特寫。

其實兩面都書的手法,在芝山岩惠濟宮的後殿也有相同的一例,不同的是惠濟宮是兩面的字跡相近,且所書內容是捐贈者的姓氏,有彰顯捐贈者功績的目的。重修的字意應該是整間廟宇的修繕,而非意指那對龍柱曾經修補過,且這些留有姓名於龍柱上的人士,所捐贈的金額比例應該極高,才能在龍柱上留下自己姓氏。又龍柱的誕生有時是捐助者已經預先出資,也有的是廟方先出,再由地方仕紳或外地香客認捐,所以有些字跡並非是在產地時所刻,而是載運回台後再由廟方請人代為補刻。

萬華祖師廟

(圖6)正殿龍柱特寫。

同治年間台灣整體的經濟狀況,應該達到一定的經濟水準,所以才在北台灣地區掀起第四波立龍柱的風潮,而日治時代又是另一波高潮,接下來則是要到民國六、七十年左右才有另外一波。

萬華祖師廟

(圖7)廟後廣場龍柱特寫。

萬華祖師廟

(圖8)廟後廣場龍柱。

位於廟後廣場的昇龍龍柱,用觀音石刻成,殘缺情況頗為嚴重,柱下亦用水泥固定。左柱柱體刻有「同治庚午花月吉旦」等字跡,故為同治9年(1870)農曆三月所立,柱上亦刻有八仙像,以一仙人騎獸配一僮方式佈置。而此龍頭造型明顯受到關渡宮右廂房龍柱影響,且嘴型為八字嘴,亦有開嘴閉嘴的造型差別。

萬華祖師廟

(圖9)三川殿右柱龍爪抓球的特寫,此對龍柱是將中髯、雲紋柱及龍爪結合。

萬華祖師廟

(圖10)三川殿左柱龍鬃的特寫。此龍柱採用許多鏤空工法,且用觀音石刻成,所以應是匠師現場雕刻而成。

萬華祖師廟

(圖11)三川殿龍柱的紀年款。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萬華祖師廟

萬華祖師廟

(圖12)正殿雙龍造型比較圖,可以發現左龍較右龍嬌小,姿態也略微下縮(左龍與右龍是依照神明方位所定)。這也是少有母龍頭頂高度超過公龍的柱例。

萬華祖師廟

萬華祖師廟

(圖13)這些字體的排法,多數是依照字體的大小及字數的多寡來作安排的。不過紀年款與捐贈款的字體分屬不同風格,有可能捐贈款是後來補刻的。

萬華祖師廟

(圖14)兩眼中間出現三刺的元素,在北埔慈天宮及士林慈諴宮三川殿的龍柱上也能見到。

萬華祖師廟

(圖15)八字型嘴是其造型的一大特色,北港朝天宮拜殿的、西螺福興宮的也都有相同的嘴形。

萬華祖師廟

(圖16)左圖是三川殿的,右圖則是正殿的,這兩圖都是劉海戲金蟾的圖案,不過左圖的劉海己經殘缺不見了,僅剩下三腳金蟾口咬錢繩的模樣。因傳說劉海曾從鍾離權、呂洞賓學道成仙,故有把其列為八仙之一的,但後世流行的八仙中沒有劉海。相傳本名叫劉操,字宗成,五代人,曾任丞相輔佐君王,後來因厭倦官場醜態,入山修道,拜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為師,並改名為劉玄英,道號海蟾子,因此又叫劉海蟾。相傳劉海收伏了千年的金蟾,又金蟾能吐金錢。所以他走到哪裡,就會把錢撒到哪裡,救濟眾生,也因此民間有「劉海戲金蟾,一步一吐錢」之說,也讓劉海戲金蟾的故事廣為流傳。而龍柱上的劉海的形象一般是十五六歲少年,手拉一長串銅錢,金蟾則是咬住線頭的另一端,充分的將「戲」的感覺表現出現。

萬華祖師廟

萬華祖師廟

萬華祖師廟

(圖17)同治年間最常見到的「B字尾」與「三尾長分鰭」。所謂的「B字尾」是柱體與龍尾產生有如B字形的造型結構。「三尾長分鰭」則是尾端會有三根長長的尾分鰭出現。


檢視較大的地圖

梁震明粉絲專頁連結

延伸閱讀:

梁震明水墨創作介紹-值得推薦的台灣當代水墨藝術家

西螺福興宮龍柱介紹 同治年間所立

新莊武聖廟龍柱介紹 同治年間所立

北投關渡宮龍柱介紹 乾隆年間所立

台灣清朝龍柱紀年款和捐贈款內容表

北台灣日治時期龍柱紀年款、作者款、捐贈款內容表

arrow
arrow

    梁家婦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